Corrida西班牙式鬥牛 要見血,但南法的Caramquaise Cocarde馬爾格式鬥牛就相對可愛溫和多了。表演方式就是一群穿白衣的鬥牛士,一手戴著鮮豔的手套,一手戴著鉤子以便把牛角上的彩帶鉤下。我在Lunel市網站找到相關的資料: http://www.ville-lunel.fr/en/festivities1.php


卡馬爾格式鬥牛鬥牛的介紹:

卡馬爾格位於法國南部,是歷史文化名城阿爾勒市下轄的一個區。卡馬爾格的特產很多,最著名的是大米、馬和牛。這裡的畜牧業很發達,為鬥牛運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。每年夏天,人們可以在法國南部的四個省看到卡馬爾格式鬥牛,它們是羅納河口省、加爾省、沃克呂茲省和埃羅省。

西班牙式鬥牛的明星是鬥牛士,卡馬爾格式鬥牛的明星則是牛。十多位身著白衣白褲的小夥子,也就是鬥牛士圍著牛跑。他們要做的是用手中套著的特製掛鉤扯下牛角上套著的繩帶。牛角上套著的繩帶包括兩根短繩、若干只棉制流蘇和一條5釐米長的綬帶。在鬥牛的過程中,高音喇叭不停地廣播著觀眾的下注情況。下注都是針對下一根被摘取的繩帶,5歐元起價。綬帶的賭注最高。賭注就是對鬥牛士的獎勵。1991年,在阿爾勒古競技場進行的一次鬥牛表演中,有人為綬帶下注1000歐元。遺憾的是沒有一個鬥牛士扯下這條歷史上標價最高的綬帶。

由於公牛在跑動,甚至試圖攻擊鬥牛士,鬥牛士必須在保護自身的同時完成扯下繩帶的動作。而鬥牛士們“自保”的唯一設施是圍繞競技場的一圈高1.3米的木板。為了躲避公牛,鬥牛士們經常飛身躍上木板、跳向觀眾席或者躍入木板和觀眾席之間的區域。這時,觀眾席裏一定會爆發出一陣為鬥牛士的“雜技表演”的喝彩聲。這也是卡馬爾格式鬥牛的魅力所在。

由此可見,鬥牛士必須具備兩個素質——跑得快和足夠靈活。然而具備這兩項素質的人並不都能成為鬥牛士。這個職業的危險性要求參與者必須擁有極大的勇氣。正如當地人說得那樣,百米跑冠軍未必敢在鬥牛前一顯身手。1985年以來,3名鬥牛士死在牛角下。雖然危險近在眼前,但是這一地區的少年還是非常渴望成為鬥牛士。這也是這項運動經久不衰、廣受當地人愛戴的原因。

一般每場鬥牛表演分4-6輪進行。每輪表演由不同的牛擔當主角,配角始終是十多位鬥牛士。每輪比賽的時間是固定的15分鐘。如果在規定時間內,牛角上的繩帶沒有被全部扯下,那麼獲勝的就是牛。如果一頭牛多次成功躲避被“剃光頭”的命運,它將會被當地人記住,甚至名垂千古,因為人們會為它樹立一尊雕像。另外“退休”後的鬥牛可以在牧場終老,從而逃避同胞的命運——被趕入屠宰場,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。

雖然現代人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,雖然表演前後的花哨越來越多,甚至達到了喧賓奪主的地步,但所有這些都不能掩蓋卡馬爾格式鬥牛的魅力。只要競技場裏有鬥牛表演,空曠的看臺就會變得人頭攢動、人聲鼎沸。城鎮的街道則會變得異常冷清。不少當地商人甚至停止營業,只為帶上家人欣賞一場精彩的鬥牛表演。
(以上摘自:http://big5.cri.cn/gate/big5/gb.cri.cn/9523/2006/08/22/782@1184341.htm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se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