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約四點多,我們就離開艾古斯漢,準備到今天的最後一站:Colmar柯爾瑪。
上周四在公司時,Olivier已向我推薦一定要前往柯爾瑪,他認為柯爾瑪比史特拉斯堡美麗。考古證實新石器時代人類的足跡以經到此,直到13世紀在哈布斯堡王朝時代,柯爾瑪才正式發展成為城市。柯爾瑪的歷史也可看成歐洲歷史的小縮影,經歷過教會的黑暗時期、文藝復興的繁榮時期,戰爭、和平、衰退、發展。現在看到的柯爾瑪是一個融合古老、現代,傳統、時尚的小城。
不過城雖小,卻出過幾位著名的畫家與雕塑家,最出名的當然就是紐約自由女神像的創作者Frederic-Auguste BARTHOLDI(巴多第)。但可能因為我見到心中第一名的小鎮艾古斯漢,到了柯爾瑪只覺得商業氣息太重,雖然依舊美麗,卻失去了酒鄉小鎮的純樸與寧靜。但是既然來了,自然也要到人頭屋和小威尼斯拜拜碼頭。
差不多五點多就和Thomas在停車場附近碰面,準備打道回府,結束今天難忘的酒鄉之旅!
◇柯爾瑪小檔案(4)
柯爾瑪是亞爾薩斯三大主要城市中最小的一個,但她卻是亞爾薩斯酒鄉之路的中心首府。也因為他在佛日山脈與萊茵河的中點,這邊也住著法國中央單位的行政代表
。柯爾瑪沒有工業大城米路斯的科技氣息,保有傳統亞爾薩斯小城的典雅可愛,因此獲得『西歐的小威尼斯』的美名。柯爾瑪曾以她美麗的半木造屋與建築獲得『街道藝術學會獎』的殊榮,為此柯爾瑪市政府找來專業的設計師,策劃一系列夜間照明的設施與配備。讓這些古蹟在夜裡也能閃閃發亮。
◇人頭屋
由105個賣藝人物的臉譜面具所裝飾的人頭屋,可說是柯爾瑪最搶鋒頭的一棟建築。建於1609年的人頭屋,基於十七世紀中產階級的住宅形式加以文藝復興的裝飾而設計,立面的多角窗戶高達兩層樓,窗戶頂部就是陽台,在屋頂的青銅雕像也是出自巴多第之手。人頭屋所在的人頭街是14世紀就存在的古老街道,以前這棟房子也是葡萄酒的交易中心。
*以上資料出自Michelle的”完全攻略手冊"
- Oct 27 Sat 2007 23:10
酒鄉之旅-柯爾瑪(4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