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初我並不知道這是高第的設計,在網路上搜尋資料時看到這座外觀如妖獸城堡的教堂,立即將他設為本次最大的目標。因為待在巴塞隆納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天,只要能到這繞上一圈,這趟旅成就值回票價。
聖家堂是高第投入40年時間的畢生代表作。1882年,在聖約瑟夫(St. Joseph)的慶典上放下第一顆基石,工程因此開始,1883年才由高第接手。據說高第的靈感是來自蒙瑟瑞聖石山(Montserrat),聖家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,而是以螺旋、錐形、雙曲線、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成充滿韻律動感的偉大建築。
聖家堂東、西、南側各有三座立面:(B)「誕生立面」(Facana del Naixement),細訴基督的誕生和幼年;(A)「復活立面」(Facana de la Passio),描述耶穌受難和死亡;(C)「榮耀立面」(Facana de la Gloria),包含死亡、審判、地獄及最後的榮光。
目前完成的只有兩面:(B)由高第完成的「誕生立面」連同北面後龕的牆壁於1912年完成;(A)描寫耶穌與十二門徒最後晚餐的「復活立面」,是約瑟夫‧薩巴拉奇斯(Josep M. Subirachs)在1990年完成的作品。而復活立面正是入口處,所以剛進入時會有點錯覺:遠觀聖家堂,是座古老雄偉的百年大教堂;近看時卻是線條簡潔的現代巨大雕塑,尤其風格與高第的誕生立面大相逕庭,原因是他仍陸續再建當中。
教堂共計18座高塔,以中央170公尺高那座代表耶穌基督,其周圍將環繞 4座130公尺,代表4位福音傳道者的大塔樓,北面的一座後塔將有140公尺高,代表著聖母馬利亞,包括「榮耀立面」在內,目前沒有一座是蓋好的。其餘分別置於各立面共12座塔代表耶穌的十二門徒 ,名100公尺高。
◆復活立面 (Facana de la Passio)
走入教堂內部,是種既舊又新的奇妙感覺。聖家堂的神像都在室外,室內盡是建築工事。不過室內的圖騰讓人有著置身怪獸叢林與洞穴的錯覺。殿外有各種動、植物,殿內也將完全彷照森林,陽光自樹葉間灑下來,而所有的柱子都幻化成樹幹及樹枝。
◆誕生立面 (Facana del Naixement)
毫無疑問,這座立面是最吸引人的。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、繁複的細節令人讚嘆。只是當時我心裡有點害怕,感覺這些人是活著的,而且在上空飛來來去。XD
◆高第的創作元素與建築模型
地下的博物館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。裡面收藏了高第的建築藍圖與模型,籍由鏡子反射來觀測效果。也能看到高第為「誕生立面」所作的素描與石膏模型。
教堂內有電梯直達112公尺高的塔頂,可以選擇搭電梯或沿著螺旋梯攀爬向上。
不過我們並沒有這麼做,下午四點準時開車前往高第的另一個代表作:Casa Mila。
Casa Mila被戲稱鑿石場,也是高第在建築史上創造了一個絕無僅有的轉角建築。超大的重量感和他三個細緻的中庭互為對比。
逛到此時,我們四個人都累了。前晚巴塞隆納歡慶成為歐洲足球冠軍,整夜吵鬧不休我和熙凡幾乎沒睡。Alex也幫朋友弄些程式直到凌晨三點。所以我們決定回旅館補補眠,傍晚七點再一起出門享用西班牙晚餐。不過回去之前,我們還是先到奧林匹克港吹了一下海風,才算結束白天的行程。
◆高第作品年表
年代(西元) |
建築作品 |
1883-1888 |
文生之家Casa Vicens |
1884-1887 |
桂爾別墅Finca Guell |
1884-1926 |
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 |
1886-1889 |
桂爾宮Palau Guell |
1888-1894 |
聖德雷沙學院Collegi de les Teresianes |
1898-1904 |
卡佛之家Casa Calvet |
1898-1915 |
桂爾紡織村及教堂Colonia Guell |
1900-1902 |
貝列斯夸爾德Bellesguard |
1900-1914 |
桂爾公園Park Güell |
1901-1902 |
米拉勒之門Puerta de la Finca Miralles |
1904-1906 |
巴由之家Casa Batlló |
1906-1910 |
米拉之家Casa Milà |
1909-1910 |
聖家堂教會學校Sagrada Familia Parish School |
◆更多高第作品請參考:[班] 弄 設 計 ben‧in‧design
◆高第作品-桂爾宮、桂爾公園與米勒大廈(PDF)
◆巴塞隆納(加泰羅尼亞自治區)的中文官方導遊:淺談聖家堂的昨天、今天、明天
◆15世紀至19世紀的加泰隆尼亞歷史 & 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 (Modernismo catalán / Catalan Modernism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