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(以下摘自網路)

鬥牛在一般觀光客眼中,只不過是一種表演節目,並不視其為文化資產;甚至有人反對鬥牛,認為是一種殘酷的表演活動。然而在鬥牛迷眼中,鬥牛是一種值得推廣保存的傳統文化,甚至是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。連美國作家海明威都稱其為「死亡的藝術」,姑且不論鬥牛本身是否為一門藝術,最起碼,鬥牛在繪畫、電影、文學、音樂、舞蹈等藝術類門都佔有一席之地。

鬥牛的發展及演變
鬥牛在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存在,當時的形式、目的與現今鬥牛活動不太一樣,後來消失了一段時間,直到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半島(西元711年),鬥牛才又興盛起來。現今鬥牛活動的雛型,約莫發展於1100年。西班牙留傳至今最早的史詩「席德之歌」(Cantar de Mio Cid)中已提及鬥牛,其主人翁席德(Cid)亡於1098年,故鬥牛活動的早期發展應介於十一、十二世紀之間。

西元十六世紀成為貴族間廣為流傳的活動,連當時的國王Carlos I都曾親自下場鬥牛,慶祝王子誕生。
西元十七世紀更有人寫下了「鬥牛的規則」(Reglas de torear)一書,初步確立了鬥牛的一些規則。

十八世紀初,來自法國波旁王朝(Casa de Borbones)的國王Felipe V,下令禁止鬥年,鬥牛遂轉往民間發展。十八世紀中葉,鬥牛演變成徒步鬥牛(之前屬騎馬鬥牛),當時在西班牙南部Andalucía已有多人從事徒步持劍鬥牛,當時的鬥牛士稱為toreador。

當時著名的鬥牛士首推Francisco Romero,他在年幼時即已顯露出與常人不同的特質,他非常喜歡鬥牛。當時Ronda地區的鬥牛士知道他的興趣後,就傳授他鬥牛的技巧,不久後即成為著名的鬥牛士,並開啟了「Romero王朝」。祖孫三代六人都是鬥牛士,其中又以第三代的Pedro Romero表現最傑出。1771~1799的廿八年間,Pedro共計殺了5600頭牛,而且全身而退,至今仍無人出其右。退休後,國王Fernando VII並請他當老師,於鬥牛學校(La Escuela de la Tauromaguia)傳授鬥牛術。畫家Goya為他及另一位名鬥牛士Pepe-Hillo畫了肖像,供後人瞻仰。

之後鬥牛越變越複雜,鬥牛術愈變愈精緻,遂成為各大慶典中的重頭戲。

鬥牛與藝術
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教授André Amorós在其著作「鬥牛與文化」(Toros y Cultura)一書中曾指出:「任何稍具美學感知能力的人,來到了鬥牛場,一定能感受到鬥牛表演的藝術美。不論其是否喜歡整體的表演,他或多或少都能了解鬥牛\的深層意義,對其表演方式及色彩深受感動。只要張開雙眼即能接收到這種異乎尋常的美,一齣嘲弄死亡、別具風格的芭蕾舞劇。」

支持鬥牛活動的文人、藝術家在其各自領域中為文介紹、推廣鬥牛文化及寫作詩歌、戲劇作品;以畫筆畫出以鬥牛為題材的繪畫作品;以攝影機拍攝以鬥牛為題材的藝術電影,成就了不朽的藝術,這其中的代表人物不乏享譽國際的藝術家:
畫家中以Zuloaga, Goya, Picasso, Dalí及Miró為代表。
文學家以Lorca, Rafael Alberti, Cervantes, Góngora, Machado兄弟為代表。

西班牙著名導演Pedro Almodóvar亦曾以Torero(鬥牛士)為名拍攝電影;Carlos Saura所拍的flamenco三部曲中的Carmen亦有鬥牛的片斷。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或多或少以鬥牛題材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。總之,鬥牛與西班牙歷代藝術家的關係,密不可分,西班牙文化工作者對鬥牛的記憶,亦不曾間斷。

鬥牛在保護動物眼中是項野蠻的活動,但在支持者眼中卻是文化、藝術的象徵,只要鬥牛繼續,藝術家的作品亦將不斷推陳出新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se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