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我搬到無名小站的第一天,順便來介紹一下我目前的座標位置—尼姆(Nimes)。我猜很多人搞不清楚Nimes在哪?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歷史悠久的羅馬小鎮。
市站網址: http://www.ot-nimes.fr/english_nimes/bienvenue/bienvenue_a_nimes.html

普羅旺斯是大家耳熟能詳的。話說Nimes在普羅旺斯,其實就沾到了一點點邊。整大片的向日葵和薰衣草園就和有名的亞威農(Avignon)、亞耳(Arles) 、馬賽(Marseilles)等城市就在他的右手邊。但就實際分區來說,Nimes不屬於普羅旺斯,他屬於蘭格德克區(Languedoc-Roussillon),左下方就是大學城Montpellier。往北走個800公里就可到巴黎。南邊瀕臨地中海(開始幻想蔚藍海岸的美麗),往西邊一直走一直走就會抵達西班牙(開車差不多5-6小時)。所以除了歷史留下的遺跡外,這邊的人文風俗其實和法國北部差異很大。


至於市區部分的介紹,我偷懶了,引用李明慈老師的文章,再加一張市區地圖,希望大家就能理解這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小城,其實也是很有自己的特殊風格!


▼戀戀普羅旺斯之一‧尼姆舊城之旅
李明慈 老師

去年夏天訪法,深深折服於普羅旺斯人保存老城的用心,與樹立人文地標的費心。城市的肌理未隨時代的變遷湮滅,反而在歷史的進程中得到新生!我不是歸人,只是過客;或許是我太貪心,走過這美好的一天,只覺得身為匆匆過客好可惜,如果能在任何一城停留一整天該多好?

聖泉的發源地‧噴泉庭園
七月七日,微涼的清晨,我在尼姆與水源相遇。
傳說尼姆(Nimes)是「泉神」Nemausus居住之地,西元前四世紀,塞爾特人(The Celt)的一支在這一帶建立了二十四個殖民地,首府就叫Nemausus。西元前27年,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將此地賜予退役老兵,並命名為Colonia Augusta Nemausus。

尼姆因泉水精華而生,也是法國保存最多古羅馬遺蹟的城市。據說噴泉、水道都是羅馬洗浴文化的一部分,全盛時期的羅馬市,有九條大引水道,每天把一百萬立方公尺的水引進城市,供大小八百五十個浴池使用。身為羅馬殖民地的普羅旺斯亦不例外,昨日見到的嘉德水道橋(Pont du Gard),就是偉大的羅馬水利工程遺跡,將源源不斷的清泉由Uzes引來,終點正是尼姆!

旅遊導覽上說全城最吸引人的遊點,就是城北的「噴泉庭園」(Jardin de la Fontaine)(地圖5)。週日的早晨,園中充滿幽靜寧謐的氣氛,清泉由地穴、岩壁湧出,白鵝優雅地浮游於羅馬式的水池中,似乎除了我們,少有外人來此。雖無繁花,但庭園內綠蔭、噴泉處處,微風拂面,令人有一種清涼無汗的的愉悅,再想到台北的酷暑與缺水,就覺得自己好幸福。

這兒是騎士山(Mont Cavalier)(地圖6)下,Nemausus聖泉的發源地,羅馬人曾建黛安娜神殿,以表對泉靈的尊崇,悠悠二千年過去,它仍是尼姆市的供水泉源!雖然真正的黛安娜神殿今已消失,存留的是十世紀到十四世紀的重建物,但要感謝建築師Jacques-Philippe Marechal,他在1739至1760年完成了這座美麗的遊憩庭園,巧妙地保留了古代劇場、神殿等遺蹟。美中不足的是,在我看來,遺蹟略有殘破。

噴泉庭園背山面泉,若循著泉水流瀉的上方,登階可走到騎士山,丘上有一座三十公尺高、八角形的馬涅塔(Tour de Magne)(地圖6),它原本是羅馬時期城牆上三十個瞭望塔之一,尼姆曾經擁有高盧境內最長的城牆,城牆不再,僅餘孤塔,有腳力的人,可爬完內部的140個石階,尼姆城全景,甚而附近市鎮的綠意就能映入眼簾,也挺有趣的。

縮小版的帕特農神殿?
走出庭園,依地圖前行,眼前赫然出現一座看似縮小版的帕特農神殿,那就是「方堂」(Maison Carrée)(地圖3)。只是它不是希臘人的傑作,而是西元一世紀時(或說二至三世紀)羅馬人的神殿。相傳設計的靈感來自羅馬阿波羅神殿,因而結合了希臘柯林斯列柱,與羅馬神殿的型式。白色石材的方堂,三角屋頂,立於十五個階梯的長方形基座上,寬15.5公尺,深26.4公尺,高17公尺,正面六根柱頭飾有蕨類花草的柯林斯柱,支撐著山形牆,並有美麗的橫飾帶,側面看去則有十一根柯林斯柱,的確兼具了優美與氣勢,有人說這是世上保存最好的早期羅馬帝國式建築。

方堂見證了歷史的變遷,但命運多舛:曾是神殿、行政中心、豪宅,亦曾被人覬覦,想改為家族墓園;甚至差點被拆下運往凡爾賽宮復原,最後還淪為馬廄。所幸建築物本體未損,不像雅典的帕特農神殿曾變成土耳其人的火藥庫,還因爆炸永遠失去了屋頂!法國大革命後,方堂成為古蹟,屬於尼姆市所有,現在則是博物館。

瞻仰了立柱,爬上階梯,入門處是一幅以方堂為中心的古羅馬市集想像圖,我在一尊名為Antonia的女性立像旁攝影留念,環顧四周,館內收藏品似乎不多,大部分是半身頭像;原來內部的多數雕像收藏,都移往1993年啟用的藝術方殿(Carree d'Art)(地圖4)了。在此順帶一提,與方堂在同一廣場的藝術方殿,出自英國建築師Norman Foster的設計,玻璃與金屬支柱交錯,流露出新穎立體、通透明亮的摩登感,看似舊城區的異數,然而欣賞者說這是「對古老方堂的禮讚」;我覺得「現代」與「古典」兩種建築語彙,倒在同一空間產生了奇特的「對話」。藝術方殿不僅是當代美術館(主力收藏是六○年代至今的法國藝術),還兼設圖書館。而圍以玻璃中庭的屋頂露台餐廳,則擁有俯瞰方堂的絕佳角度,曾被多本英文旅遊書提及!

碧血黃沙,羅馬競技場
離開方堂廣場,沿Boulevard Victor Hugo直走,轉入市集廣場,附近薰衣草路旁有十七、十八世紀的華宅,那時尼姆因紡織業而興盛,絲絹、地毯之外,還由埃及進口耐磨的棉布加工,造就不少富豪。今日縫製牛仔裝的denim布,即為de Nimes,尼姆製造之意。1848年,加州人Levi Strauss將布料引進美國,大家耳熟能詳的Levi牛仔褲於焉誕生!

言歸正傳,老城一片安靜,路邊有些咖啡館才正要開門。聽說尼姆所有道路,都可以通往本市的地標:「競技場」(Les Arenes)(地圖2),果然是真的!抬頭看看羅馬競技場外面,掛著鬥牛賽的長形紅布條,鬥牛賽一年舉行三次:二月份、復活節、九月葡萄收成季。尼姆明信片上,屢屢出現肥臀壯碩的漫畫公牛背影,但下一格則畫著手拿牛睪丸的漫畫鬥牛士!尼姆位於古代義大利通往西班牙的要道上,似乎沾染了不少異國習俗。

Les Arenes,英文作The Arena,arena本意為「砂」,想像兩千年前在此發生的一場場血肉廝殺,競技場中鋪著細砂,原來是為了吸納以性命相搏的人獸所流的鮮血,如此命名,很寫實,也有些殘忍。

羅馬淪亡,哥德人統領此地,把它變成了要塞。在中世紀時,競技場內漸漸蓋了民居,房子還蓋到了座位席上,此一社區甚至有名為競技場聖母院的教堂。 1391年查理六世時更在其中建了城堡,很不可思議吧?還好物換星移中,尼姆人沒有隨意拆取建築物的石材挪為他用,等到人們重新恢復競技場原始面貌時,一切沒太大缺損,不過從中清出的廢棄物,可有六公尺高呢!

尼姆的雙層橢圓型競技場長133公尺,寬101公尺,高21公尺,共設計了124個出入口,162個樓梯通道,每層還圍繞著六十個拱門,與羅馬、阿爾的同型建築一樣,都是完成於西元一世紀後半葉的傑作。尼姆Arena的石砌座位可容納兩萬五千名觀眾,現在是舉辦音樂會、體育、鬥牛活動的場地。鬥牛不論,在古蹟中欣賞現代藝文活動,絕對是很棒的點子!看到尼姆競技場,我不由得想起1997年7月,在義大利Verona城的Arena,和兩萬五千人一發佈文章同欣賞歌劇「阿依達」的場面,真是震懾!想必身處尼姆競技場中,亦會有一樣的感受吧?

註1:嘉德水道橋(Pont du Gard)有人稱為衛橋,在尼姆市區的東北方,開車約30-40分鐘。夏天一到,當地人都會跑去那兒划船戲水。觀光客則搭巴士,入口買門票,欣賞這偉大的羅馬水利工程遺跡。


註2: 「方堂」-我習慣稱Maison Carée為利卡神殿
註3: 馬涅塔(Tour de Magne)-據熙凡所說,這是尼姆”境內”的最高點。2005年八月是我第一次在這俯瞰整個尼姆市區。
註4:(地圖1)就是SNCF火車站-à我相當感激這兒有得到TGV的垂憐盼顧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se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